電腦螢幕變得模糊不清。
為什麼你一直在 email 裡說 sorry?
「Asian Apology Trap」:越有禮貌,越沒立場?
一位外派到美國的台積電工程師跟我們分享,他剛到Arizona時,經常這樣寫 email:
“Sorry to bother, but could you take a look?”
“I’m sorry for the delay.”
“Sorry I didn’t reply earlier.”
他覺得這樣比較禮貌,也比較客氣。
但幾個月後,主管私下跟他說——
你沒做錯什麼,不需要一直說 sorry。
你越道歉,越讓自己顯得「是錯的那方」,也讓人對你專業的信任感下降。
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:Asian Apology Trap。
誤區 1:對方根本沒不高興,你卻先道歉
中式英文:
(X)“Sorry for the late reply.”
問題在哪?
你不是真的「犯錯」,只是對方還沒收到回信。這種道歉我們誤以為很體貼,但在美式商業文化中,卻顯得不夠果斷、立場不穩。
更好的說法:
“Thanks for your patience.”
“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.”
“Following up on the earlier email.”
誤區 2:「不好意思打擾一下」= 聽起來超沒自信
中式英文:
(X)“Sorry to bother you, but…”
問題在哪?
你在還沒開口前,就先給自己貼上「我正在打擾你」的標籤。
更好的說法:
“Just a quick note to…”
“Following up to check…”
“Let me know if now’s not a good time.”
道歉不是萬惡,但要用得合理
道歉有它的場合,比如真的出錯、造成困擾時,用 “I apologize for the confusion” 是專業的表現。
但如果你只是習慣性地用 sorry 開場,就會落入 Asian Apology Trap:
想要顯得有禮貌又專業,不如多用以下句型開場:
“Hope your day’s going well.”
“Just checking in to see if…”
“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.”
英文裡表達「總共、合計」的片語相當多,包括sum up、come to、in total、in all、all told等等,一起複習一下它們的用法。
Debug
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是一所兩年制英語學院。
以「英語島學程」獨有的一對一教學和國際商業趨勢同步的團體討論課程,幫助企業人士善用英語整合能力,達成個人和企業國際化的目標,為高科技與國際跨國公司仰賴的商務英語學習機構。